【我与南开的故事】父亲王积涛的九所大学本科求学经历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9/09/24 阅读次数:

  编者按: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写出你的南开故事,让它成为南开的历史。

父亲王积涛的九所大学本科求学经历

王 靖

  南开大学校庆百年的日子就快到来了。百年来,南开似一棵树木,从破土而出的幼苗久经酷暑严寒和雨雪冰霜的洗礼,今天已长成一棵累累硕果的参天大树。

  我父母双双在南开任职了一辈子,我是1952年生在南开长在南开的,对南开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南开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此喜庆时刻,我不禁想起任教南开化学系60余年的父亲王积涛(1918-2006)的一生。鉴于他的著述和论文等工作,大家可从网上和有关部门查阅到,我想在此讲述一个不久前了解到的父亲青年时期、40年代求学的故事,也有助于今天的人们对当时南开办学历史的一个画面回顾。

  父亲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因为正遇抗日战争,他在战乱中不得已曾辗转求学于9所大学本科才完成学业,这对于今天生活安定、教学顺序按部就班升级考学的青年学子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碰到的。连我这个女儿原也只记得父亲生前曾模糊地说借读过几所大学(而不知详细),没有多想其中借读的困难。若非他去世12年后(笔者受邀参加了2018年他的母校西南联大建校80年大型纪念活动)撩起的探究之心,前往清华档案馆亲眼看到他亲笔填写姓名、家庭情况的学籍卡上有着联大盖章承认的竟然是9所大学章印(费力细数)的学习成绩登录(看着都纷杂眼花),当时就被震惊了!要不是我也做教师工作,绝不会想到父亲当年求学的不易和寻师的艰辛,不禁为之唏嘘不已。

  父亲少年时从老家江苏吴县迁沪后,在中国最早开放的大城市上海的中、小学较早接触到西方科学文明,打下了较扎实的学习基础,开启了他的学习科学的热情和信心。1936年他从名校上海格致中学高中毕业时,以全校语文第一的成绩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一心想在毕业后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有所贡献,没想到入学一年后的1937年,就赶上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他暑假回上海探亲后就再也无法返回南京复课。在时局动荡中,酷爱念书的父亲只好找到临时迁入上海租界内的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借读一年,清华档案馆保存的他的联大转学学籍卡正是父亲这一时期他全部一二年级所修课程、学分值的详细情况。暂且不提他中央大学一年级时规定的文理、农艺课程科目及修得的学分,卡上仅二年级借读的东吴大学及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5校所开的课程就有16门。想象一下,仅打听各校的课程设置和穿插安排自己的听课时间也需花费不少精力(课程名称详见附表),可谓“复杂的系统工程”,还要加上后面重头戏:听课、完成各科作业及复习考试以达合格成绩……也在这二年级期间,父亲还关注到报纸上刊登有已迁到昆明的三所大学(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招生的消息,作为20岁青年,不愿在沦陷区过亡国奴生活的想法使他产生了多苦也要到后方、到名校去读书报国的决心。结果他在完成前面所选课程外,又增加了转学插班考试任务,均一一顺利通过。录取后,他即与一批这样的学生筹集路费,离乡背井,提上简陋行装绕道几千里(避开敌占区),从上海坐船到香港,再转道越南海防入境,跋涉数月,千辛万苦到达西南联大已迟到2个月……以上经历可以看出,在战火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下,父亲要念书的顽强毅力及自治自理能力。

  1939年他在西南联大化学系报到插班3年级时,受到了系主任南开教授杨石先先生的亲切接待和鼓励,坚定了他科技救国的信心;先生平易近人的作风温暖了他的心,可以说从此结下了他与南开的不解之缘。在老师榜样的带领下,他和当时全校师生一起经历战时艰苦生活的考验,茅舍陋室,糙米粗茶,还要随时跑警报躲避日机轰炸。实验室简陋,试剂药品匮乏,实验仪器、图书短缺……联大的物质条件虽然恶劣,但由三校联合而成的师资队伍却阵容整齐强大,名师荟萃,多为留学欧美一流大学回来的前辈大师,其中绝大多数是我国各有关学科的开创者。他就读的化学系除了南开的杨石先、邱宗岳等教授外,北大有曾昭抡、孙承谔,清华有高崇熙、黄子卿、张青莲等先生……老师们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心怀高远,品德高尚,正直敬业爱生,对事业认真执着。当时联大规定,学生可随便选择来自三校的各位老师所开课程学习,不仅可在本系随意听课,也可随意打破文理商工等各科界线,旁听自己感兴趣的任何课程讲座,不受限制。故父亲不仅在本系尽得上述名师教导,如鱼得水,如饥似渴,潜心学习,非常幸运,还有空旁听自幼喜爱的中文系、历史系课程,闻一多、朱自清、雷海宗等先生所开课程,使他沐浴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雨露,受益匪浅,对大师们的崇拜,精神上的富足远远超越了物质上的贫瘠。

  名师大家的影响为父亲一批学生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学养上都打上了终身烙印。老师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踏实苦干的作风都潜移默化地潜入他心中,成为他(和联大校友们)后来在南开一贯的工作作风和敬业求实的动力,为南开化学系的快速发展竭尽力量。

  父亲在联大学习两年后,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课程,被南开的杨石先先生聘为助教留校,成为联大8年培养的3800名毕业生之一。就这样,他的大学时期虽兵荒马乱,但因祸得福,通过他的主观努力,本科名副其实地受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昆明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南开)等9所大学名校,尤其三四年级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联大三校的学术专长充实自己,真是三生有幸!

  留校后他师从杨石先参与中国最早的中药药理研究(治疗疟疾的“常山”)等工作,在各位学识渊博的名师身边耳闻目染,受到严谨学风和学院派的扎实功底的训练,到他1945年以清华的第六届公款生留美(1943年经全国考试录取预备),他在西南联大呆了6年,也被联大“刚毅坚卓”校风熏陶了6年,此间北大的学生名录显示他曾考上了北大研究生(后因同时考上清华留美生未上),这样他的名字又一次被清华、北大名副其实地录入榜单。1945年抗战胜利,8月,他未及北归,也没有亲人的送行和祝福,又提上简易行装开始了独自赴美打拼深造的征程。他与同期几位赴美同学一起就便从昆明到印度,在加尔各答等船数月期间,又遇学校所发路费遭窃靠打工筹款等曲折,后经坐美国运兵船底舱20多天,才于11月颠簸到美,直至1950年完成密歇根大学和普度大学的硕博士毕业答辩博士后工作,接到杨先生的南开教授聘书回国就任。父亲远离家乡父母亲人,异邦他乡千万里外独自打拼求学整整11年,期间幸得导师杨石先时常温暖的通信关心指导,如果再加上父亲留美的2所学校,父亲求学前后共经历了11所大学,真正诠释了唐朝贺知章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意境。当年父亲的求学经历,对于今天身处信息、交通等现代高科技发达社会在外求学的青年学子来说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曾经历的磨难,从另一角度看,也锻炼出了他日后一生中克服困难,为国家成就一番事业的毅力。多难兴邦,父亲后来一生的作为,正是一直朝着《西南联大校歌》(词:罗庸,曲:张清常)的方向: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父亲常为他的母校骄傲,而我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