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校友事迹 庆建党百年 | 张俊兰:情暖凉山


更新时间:2021/07/12 阅读次数: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南开党员校友始终勇担使命、冲锋在前,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书写了秉公尽能的精彩人生,践行了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党的旗帜增添了光彩,他们的模范行动,展示了党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开校友总会推出“颂校友事迹 庆建党百年”系列报道,通过展示南开党员校友先进事迹,颂扬他们的精神风范和突出业绩,激发广大校友爱党、爱国的热情,激励更多校友见贤思齐,学习榜样,创先争优新征程,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人物简介

张俊兰,1962年出生,1980年入读南开大学中文系,1984年供职于天津日报任编辑记者,中共党员。1997年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事新闻扶贫,目睹令人心碎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由于成绩突出,2010年天津日报社成立“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张俊兰从此以新闻记者身份专职从事公益工作。在凉山千难万险的路上,从35岁走到59岁,把一生的黄金岁月奉献给西南边陲贫困区的彝族同胞。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项,被评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入选中央文明办评选的“中国好人榜”,两次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

24年扶贫助学、救助孤儿、赈灾济困

1997年8月,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目睹令人心碎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从那时至今的24年时间里,她33次走进凉山从事助学扶贫,以廉洁敬业不畏艰险、亲力亲力的风范感召社会各界参与并共同努力,兴建了三所希望小学,在七所院校设立奖助学金,建立了六十多个孤儿班、女子班,同时在凉山从事一对一助学、赈灾济困、紧急个案援助等工作……在凉山受到救助的孤儿、贫困学生、贫困人口数以万计,在千难万险的凉山路上,张俊兰从35岁走到59岁,把一生的黄金岁月留给了西南边陲贫困区的彝族同胞。

张俊兰还本着新闻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撰写了《凉山吸毒者多 艾滋病泛滥》一文,2009年10月发表于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特刊),上交当时的中央政治局所有常委亲阅,文中也充分表述和肯定了省州县地方政府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建议国家给予凉山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主管政法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为此件做了书面和口头批示,不久之后温总理和国务院扶贫办主要领导亲赴凉山的西昌、布拖县、昭觉县进行考察,面向凉山的扶贫、禁毒、防艾因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时期,在凉山扶贫助学救助孤儿、禁毒防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陆续实施,资金投入以千亿计。这份内参为凉山脱贫和摆脱毒品艾滋的危害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份阳光事业,需要用生命承诺

由于凉山自然环境恶劣,高山险壑,重峦叠嶂,一年四季自然灾害不断,张俊兰在工作途中时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路基塌方……一棵放倒的大树充当独木桥,这是她进山工作的必经之路,桥下是湍急的河水发出雷鸣般的怒吼。采访车行驶在半山腰的羊肠小道,汽车轱辘擦着悬崖边走。跋涉在高寒山区,由于高山缺氧、呼吸困难、步履维艰。酷热的晴天,汗水竟然会把头上的遮阳帽湿透,皮肤被烈日晒伤,痛得不能碰;连续阴雨天,则脚穿长筒雨靴跋涉在泥潭一样的路上,几天下来,脚上、腿上尽是血泡。在崎岖山路上行车时可以眼看着石头在正前方滚落;在风雨中穿越生死一线的悬崖峭壁、趟过一道道急流险滩,甚至被暴雨困在山路上;一次次遭遇霍乱、伤寒、麻风等在别处早已绝迹的瘟疫……由于凉山曾经受到毒品和艾滋的严重危害,她在工作期间常常要与吸毒者、艾滋病患者面对面……

当她面对正在绝境之中挣扎的生命,就会把属于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我一定会把您的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我的生命还在,定会如期抵达凉山亲手做好该做的一切。”这是她对捐资者的承诺。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唯恐辜负了信任与重托。这是她二十四年始终恪守的三个原则

——每一笔善款的实施都要亲力亲为

——每一笔善款都由受助者亲笔签收并回复捐资人。

——在凉山工作期间的用餐、用车、住宿等经费全部自理。不增加地方财政的负担。恪守节约,不占用、不浪费贫困区一分钱、一粒粮、一棵菜。

她充当了一座桥梁,联结了各界读者、海外慈善家、地方官员、校长、教师、乡村干部、底层的农牧民……她要对所有的人恪尽职责,成了全职的义工:策划项目、起草方案、考察核实、组织实施、监督回访、采购并发放扶贫助学物资、颁发助学金、与学生座谈、给学生回信、深入山寨入户寻访、了解受助学生情况……事无巨细,恪尽职守。

但是有一笔账,从来不用登记、不用回复——这是来自她自己的捐献:她以个人捐款帮助名叫戴开志的特困老人住进养老院,护送老人度过晚年最后的时光,直到安详去世;面对无助的孤儿,她随时以个人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事、急事;24年来,她没有申请过一分钱的工作经费,也从来不从捐款中提取一分钱的工作经费,而是用个人收入填充随时会产生的各种工作经费……随时捐献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法统计她24年来为凉山百姓捐献了多少,能看得见的是她帮了多少人、做了多少事。

有大义必定有大舍弃

她最早走进凉山那年,女儿才八岁。每当她在凉山遇险,马上想到年幼的女儿。为此她写信托付身后事,一张信纸,点点滴滴都是泪痕。女儿的年纪那么小,需要母亲为她撑起一片天空,母亲的安危会影响她的生活、学业、前途,乃至一生的命运,她真想立刻回到女儿身边。而与此同时,眼前也出现了一张张彝族孩子的脸、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他们在饥寒交迫中读书,有的还在失学,其中许多是孤儿,他们需要刻不容缓的救助。她感觉自己的心被撕成两半。她一次又一次回首牵挂亲生骨肉,又一次次无言地转过身,朝着西南边陲的山地继续走下去,走下去,始终不能改变脚步的方向。

出发前她会为家人提前买好、做好许多食品,储满冰箱,再打点好女儿的换洗衣物,不忍心面对丈夫担忧的目光,分别前的最后一句话总是:“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近年,她每次都会为自己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临行前提醒丈夫保险单放置在哪个抽屉里。

每次出发之前,她都要去年迈的父母身边,帮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聊聊天,留下一些赡养费。

2005年秋天,慈母患膀胱癌晚期。当时她正全力以赴在凉山创建孤儿班,此时女儿也进入高考冲刺阶段。为了恪尽每一种责任和义务,她昼夜忙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完成了一万两千多字的筹建凉山孤儿班方案。

20087月她在慈母去世之后下葬的转天就匆匆踏上通向凉山的路,从事创建孤儿班的工作。由于过度劳累,中途病倒,却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所有繁重而艰险的工作。

有一笔财富留给凉山、留给社会,无法用数字衡量

她用点点滴滴忘我的付出成就了一份超越血缘、地域、民族的大爱。无数受到关怀的凉山孩子已经长大成材,他们有的成为教师,在凉山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有的成为医生护士,在家乡最需要人才的乡村治病救人;有的成为党报记者,长期驻扎在高寒山区,为凉山2020年脱贫竭尽全力,做出杰出贡献;有的已经毕业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天南海北的高等学府,读完博士……他们正怀着感恩心、回报心用实际行动善待他人、报效社会。

在这24年当中,总会有人问:你为此付出了那么多属于个人的时间、精力和个人收入,你还要承担那么多风险、困难和压力,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不给自己留退路?为什么毫不犹豫?为什么将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每当面对种种提问,她的记忆就会回到1997年,第一次采访凉山的一幕情景让她刻骨铭心:在凉山的彝族山寨里,眼前是一个个用茅草或泥巴搭起的窝棚和土屋,孩子们肚皮鼓胀胀的,那是营养不良的显著特征,饥饿的婴儿扎在母亲的怀里啜泣,女人们以破烂的衣服勉强遮体、男女老少光脚走在山地上,孤儿无助的哭泣、惊恐的颤栗……当时她的心情沉重到不想开口提问,甚至不忍心知道当地彝族人生存的细节。当时,她向一个县级扶贫办主任问了一个本来不应当由一个地方官来回答的问题:“您认为我们能够在本世纪内消灭贫困吗?我们能够做到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吗?”没想到,这个地方官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她的提问:“你看看眼前这些人,他们就算能活上三辈子,他们也脱不了贫!”这句话真像一把刀,插在张俊兰的心上。此时她的心中响起的是这样一个声音:“那么好吧,就让我用自己这一辈子来帮助他们脱贫!”从那时至今已经24年,她没有背弃自己的初衷,否则内心的疼痛将无法平息,良知将不得安宁。

她在2004年进凉山之前留下这样的日记:“当我们为自己想得过多,当我们把属于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的时候,我们的勇气匮乏了,我们的心量狭小了,我们的眼光短浅了,我们的天空黯淡了;当我们的心里装着别人,特别是当我们用真正平等的目光看待社会底层的人们,当我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放在同一个天平并且连结为一体的时候,我们才会拥有万物灵长的坦荡、无畏、高远和尊贵,才会拥有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快乐。”

她想说的是,我是一个记者。记者的天职是永远出现在路上,永远在行动,永远在第一现场,永远在需要的人们身边,永远在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哪怕是涓涓细流、点点滴滴。

37年前,她是南开园里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37年前的笔记本上,她录下古仁人的心迹:“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一个出生于60年代、毕业于80年代的学子的初衷和志向。37年之后,她说:我没有遗忘、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并且用真实的行动和真实的付出履行兑现了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