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孝创作《青岛旧事》 黄岛身残作家于左好样的


更新时间:2015/12/07 阅读次数:

W020140826496586092867_副本.jpg

W020140826496585161194_副本.jpg

大众网青岛826日讯(记者 王保明)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街道西于家河社区,有一位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肢体残疾人名叫于左,他18年如一日顽强地行走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至今已创作200余万字的小说,在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五行师》、《新画皮》、《皇帝的饭局》等20余部作品。为了孝敬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近日,他创作了30余万字的《青岛旧事》小说欲拍成电影,让年事已高的父母能看懂他的作品。据悉,该部贯穿整个青岛历史的小说不日将与读者见面。 
  病痛陪伴他艰辛求学路 
   825日上午,大众网记者在于左的家里看到,行动非常困难的他仅靠拄着一个高凳一样的拐杖来移动身体,脖子由于长期的僵化,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扭动脖子,查阅资料时只能靠全身的整体转动才能支撑上身的方向。于左告诉记者,他从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身上就开始疼痛,但还能坚持骑自行车上学。在五年级的时候,痛得受不了就休学了一年。在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又去上海治疗了半年,但却没有完全治愈。 
  1985年,于左以东北吉林文科第八名的成绩考上了南开大学图书馆系,但由于被体检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入校一个月后学校和吉林教委商量不包分配才给其办理了入学手续。1989年大学毕业后,在吉林他当年就读的国有煤炭系统的子弟学校找到了一份教历史的工作,两年后由于病情加重,只好辞掉工作,进行保守治疗。 
  为减轻父母负担他走上创作路 
  1994年,于左和父母全家举迁回到了黄岛,开始他也想凭着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养活自己。当时互联网尚未普及,流行学习电脑打字,他就办了一个电脑打字培训班,效果也不错。不过就在他讲课时,由于坐的时间过久,他猛地起身去取东西时,一下子摔倒在地,右腿的胯骨摔断了,就这样连培训班的讲师也干不了。躺在病床上近半年后,看到年迈的父母一直在为自己操劳,于左想到自己现在连家门都走不出去的现实后,就想是否可以靠自己积累的文学常识,搞一些文学创作赚些稿费来养活自己。 
  一篇处女作让他创作一发不可收 
   1996年,经过一年多的练笔,他的短篇小说《赞桃林》终于在《太阳河》杂志上发表,并且获得当时征文三等奖。当拿到从邮局给他寄来的稿酬时,于左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很大的鼓励,从此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国内杂志发表了《新画皮》、《黄帝的话局》等多部小说。随后,于左也逐渐迷上了历史题材类的小说。于左说,2003年互联网兴起后,查阅历史资料依靠互联网更加方便,他先后创作出了历史类体裁小说《五行师》,一套共五本,近百万字的小说,并且在台湾一家书局以竖版文字出版,受到台湾地区广大读者的欢迎。 
   于左告诉记者:当时练了近两年的笔,如果一直发不出去,自己自杀的心都有,自己不能再连累年迈的父母了,但好在一切都挺过来了。自己每天都坚持创作,为读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写《青岛旧事》欲拍影视 只为给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看 
   于左告诉记者,现在他已完稿《青岛旧事》,并正在修改润色,这部书不但是写青岛的历史,更是圆了母亲的一个梦。于左向记者透漏,他的母亲看到他经常发表作品,并且还收到不少稿费,但出版的书,她一本也看不懂。有一天,母亲告诉于左让他写一本能让她看懂的,并且最好能拍成电视剧,让她也为儿子骄傲一下。 
   随后他通过研究青岛从1914年直到解放前那段屈辱的历史,通过一大家族的兴衰,贯穿了整个青岛的历史。他从2009年开始创作,先后几易其稿,直到近期才完成该部30余万字的小说,并且期望出版后能够拍摄成影视剧,让他年事已高的父母读懂他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