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往事涌心怀,聚散南开忆恩师 ——访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1987届校友杨毅


更新时间:2017/12/06 阅读次数:

杨毅.png

◇作者:武卓


天津的秋日悠扬而温怡,历经98年的岁月交替,今日南开园中的一景一物,皆蕴透着浓郁的秋色秋香。如今,毕业30年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1987届的校友杨毅学长重回南开园,再度与同学恩师重逢,今昔的变化令他感慨万千。

这次学长回到曾生活学习多年的母校,真切地体会到了多年来南开大学的发展,也感怀于岁月匆匆,曾经风华正茂的恩师,恰同学少年的挚友历经了30年的岁月沧桑。正如他所说:“这次参加30年返校的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学校的变化之大。咱们老校区新建和翻新了很多建筑,像今天的学生活动中心,田家炳音乐厅建设的非常辉煌。我们昨天还参观了津南新校区,感觉学校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当然同学们也都老了,尤其是当年的老师也是岁月沧桑。”

提起恩师,杨毅学长感受良多。在今天的活动中,昔日担任班长的杨毅学长走上舞台,作为环境科学系的校友代表向班主任杨克莲老师献花,并拥抱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师。多年前的往事今日仍使他记忆犹新:“我的老师他从我们入学时就带我们班,那时候他就住在这个学生中心马路对面的小巷里,就像临时的那种小房子,一家三口在一个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没有厨房,做饭就在那个那个小房子的门口。30多年以后我再看他满头白发已经退休了,他真的是把一生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南开。”杨毅学长深情的回忆与诉说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他的学生时代,作为曾经的班级骨干,他与老师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也更为深切地体会到恩师对学生们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孜孜不倦的教导。正是那个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杨老师用他真诚负责的精神和勤勉的工作影响了一代代南开学子。学长回忆道:“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不仅仅是学术和知识,也包括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风格等等。在那时我们感受到的南开精神是一种对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传承,为了自己心中的那种价值观与目标全力以赴,尽心尽责,所以南开人在外边有非常务实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要做一件事是要做到极致的。”

我问学长:“您是87届的校友,是比我们这届大一新生早34年来到南开的,那您能否与学弟学妹分享一些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学长笑着说:“人生经验谈不上,我感觉我们南开的学生还是非常有朝气的,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大学的专业知识不见得会在工作中全部用上,但是大学学习中锻炼出的缜密的思维以及学校留给你的经验,包括学习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是会令你受益匪浅的。为人处事一定要诚实负责,踏实肯干,对事情负责任是一种原则,而不在于要从这个事情里获得什么。其实这就像有点像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我也希望这种品质还是能够在我们南开人中传递下去。”

采访结束,杨毅学长选择在三食堂门口拍照留念,他说:“那时我们很多同学天天就在三食堂吃饭,所以这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地方,还是在这里拍照吧。” 正如学长所说,南开大学的食堂,饱含了数代学生们的共同记忆。在这次活动结束后三食堂的窗口排起了长队,回到母校的同学们念念不忘的是熟悉的午餐,大家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秋日中热气腾腾的饭菜温暖了大家的心,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相逢,在30年后;相逢,在南开的初秋。多少年的往事在欢声笑语中被重新提起。照片的背景中,自行车停在食堂前的空地上,而南开古朴的建筑和校园里掩映的绿树又见证了多少代南开学子的青春年华。他们将人生中最美的时光留在南开,而南开更是以她博大深厚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或许这就是一位南开学子对母校,对自己青春最为朴实的怀念。我不禁想,三十年后的我们会否同样如此,流连在在曾经共同学习的二主楼,聆听教导的经院圆阶教室,或是像杨毅学长一样在“学生第三食堂”的牌匾下留下幸福的微笑与对南开园的依依深情。98年来,南开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新一辈南开人更应学习校友的优秀品质,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