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国家需求 计公能校训 ——访南开大学1987届数学系校友孟宪超


更新时间:2017/11/24 阅读次数:

作者:朱潇睿

在南开大学98周年校庆暨1987届校友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我有幸通过电话采访到南开大学1987届数学系校友孟宪超学姐。电话接通后,亲切热情的声音立即传入耳中,虽未谋面但师姐和蔼可亲的样貌立刻浮现眼前,生动诙谐的话语,让我瞬间感觉与师姐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当被问及此次毕业三十周年返校活动的感受时,宪超学姐兴奋的说:“学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多年后再次回到母校,发现整个校园都焕然一新了。”的确,三十年间,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新建造了很多现代化的建筑,同时也翻新了很多旧楼,整个校园环境都得到了提升与改善。她由衷的感叹,学校的这些变化,让她十分感动。“学校大力改善学校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校园古迹的留存与养护,比如说五宿、六宿以及学生第三食堂。这些建筑都做到了修旧如旧,让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当年我们求学之时的景象。”

宪超学姐是国家第一批的数理统计专业本科生。当时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仅仅资助了两所学校招收数理统计专业本科生,一所是复旦大学,另一所就是南开大学。当时,这两校分别获得300万元启动资金,如今的南开大学数学学院教学楼前的奠基牌上,“国家统计局捐建”的字样仍清晰可见。“因为这在当时是个新兴学科,所以对我更有吸引力。”在学姐看来,既然国家新开设了这门专业,那说明国家急需这样的人才。学成后,对社会的贡献必然不会少。因此,学姐在当时果断的选择了这个专业。

“在南开大学读了四年本科,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许在他人眼里,数学系专业课大多有些枯燥,并且可能会有些晦涩难懂。但是,正是在不断的解题训练中,她考虑事情变得越来越周全,越来越缜密。学姐还表示:“在数学系学习的经历告诉我,只有不停的学,不停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才能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由于数理统计专业是当时的新兴学科,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以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所以必须学会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和探究。“正是因为南开扎实的学风,为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高了我们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踏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做贡献。”

回忆起当年在南开的求学时光,学姐说,那个时候陈省身先生回国在南开建立数学研究所,培育了大批理科人才;范增先生来到南开组建了东方艺术系,吸引大批搞热爱艺术的人才纷至沓来。整个校园都洋溢着一种朝气蓬勃、振奋人心的感觉,仿佛每时、每分都在变化更新,真正地给人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那个时候,大学更像一个象牙塔,校园氛围更显浓郁。

学姐还向我们新南开人提出了她的殷切期许,她希望我们能够谨遵校训,严格要求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就像一个格言,它会潜移默化的伴随我们一生,影响我们一生,会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灵之中,言行之中。”她叮嘱我们,在大学中学习的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结合社会实践,结合得越密切,越能融入现实,才能为社会做更大贡献。“如果我们永远待在象牙塔中不走出来,那么,即使成绩再优秀,于社会而言,都没有太大益处。”

在采访的结尾,学姐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深深祝愿:“祝福母校日新月异,越来越好,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