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开情——访南开大学1988届校友徐涛


更新时间:2019/03/06 阅读次数:


记者:凌煦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南开大学于10月14日在八里台校区田家炳音乐厅举办了南开大学建校99周年暨校友毕业30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召开当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88届校友徐涛。

追忆往事,同窗情谊永难忘

徐涛是南开大学分校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大学四年,最为难忘的莫过于在校期间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那群一起学习生活的同窗好友了。在采访中徐涛提及了一次在线科技情报所的实习经历,交谈中他回忆起了和舍友爬华山,帮舍友买饭打热水的经历。十八九岁,正是生龙活虎,精力充沛的年纪,一群南开学子争前恐后,谈天论地,尽显青春活力。在那个年代,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打水买饭都是有规定时间的,但有好友们的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生活都变得简单而幸福。实习经历可能有很多很多,也可能枯燥无味,但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才变得刻骨铭心。

良师益友,难忘恩师栽培情

谈到印象深刻的老师,徐涛一改先前的拘谨,打开了话匣子。他提及了两位印象深刻的老师。一位是历史老师,因其课堂活跃,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同学们不像师生反而像朋友,让人印象深刻。更让他的学生们惊讶的是,这位老师在当年的新年晚会上,在一间小课室里给学生们来了个后空翻,这生动的画面几十年来都印刻在徐涛的脑海里,让他不禁感慨南开师生关系之融洽。另一位是位严师,曾担任徐涛日语选修课的老师。这位严师给了徐涛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不及格,徐涛也谈到了虽然自己学得不错,但是因为自己上课走神不专心,老师认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必须惩罚一下,而拿到了这个不及格。在没有影响学业学位的情况下,老师的惩罚让徐涛感受到南开教师之负责严厉,且关怀学生。

故地重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离校三十年再度重回校园,徐涛感慨颇深。他说,过去的南开建筑比较古老,现在回来以后看到了很多新的建筑,听校长讲话,知道学校设立了很多新的专业,学生增加了很多,学校科研教学方面比过去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谈及三十年前的南开,他说,过去的南开是一个学术气氛比较浓厚的地方,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同时特别注重思想作风上对学生的教导。南开对他的教导更是影响深远,塑造了他规规矩矩,有守则,遵纪守法的品格和行为准则。徐涛还用“保守”一词来形容当年的南开,他说“保守”用来形容南开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更体现的是南开脚踏实地,专心学术,规规矩矩的校园氛围,放到今天来说,应该是南开低调,潜心钻研的风格。谈及在南开四年最大的收获,徐涛说:“最重要的是互相协作团结,不管在什么地方,协作的力量都是最强大的。”他说,在大学里,见到了很多同学师长,学到了很多学识,思想得到了升华,帮助他学会思考,不断反思,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公能校训,允公允能记心间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可以说是伴随了徐涛的成长,对他成人成才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没上大学之前,徐涛就因对周恩来总理的钦佩和崇敬,浏览过许多周恩来总理的历史传记,在那个时候就知道“允公允能”这几个字。他说,上学以后,或者说这几十年的感触来讲,允公允能就是一定要为社会服务,培养能力,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具备了自己的才智,然后把才智发挥出来,服务社会。

百年南开,寄语后辈展未来

明年就是百年校庆,提及南开的一百岁生日,徐涛眼中满是骄傲和对母校殷切的期盼。他说,南开在科研,社会社科方面很有潜质,要向世界的发展水平和研究水平看齐。采访的最后,徐涛也谈到了对当代南开学子的期待。他认为,年轻人要珍惜在学的每一分钟,不是每一小时每一天,是每一分钟尽量多的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学习能力,还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比如社交的能力,体育,健康,音乐,美术,各方面,必须有一项爱好。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将南开精神牢记于心并付诸实践,把我们的南开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