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记者 马超
你的身边,是否有一位认识超过十年的异性“普通”朋友,你们偶尔一起吃饭、聊天、分享趣事与心情,你们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朋友、向上的价值追求,你们相互鼓励、相互陪伴,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陈垦灼和谢雨杉就是这样的朋友,他们同是从成都外国语学校保送至我校外国语学院,同样经历了初入校园的新鲜与迷茫、逐渐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努力付出汗水和艰辛、最终收获了成绩与成长——如今的陈垦灼已经被外交部录取,而谢雨杉也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offer。 “明明能拼颜值却要拼才华!”这是班上许多同学对他们的评价;“一个是‘外交先生’,一个是‘剑桥女孩’!”辅导员刘维爽提起两位学生不无骄傲。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外交先生”和“剑桥女孩”的成长轨迹十分具有典型性,也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低年级同学以启发。
“外交先生”陈垦灼
“恭喜你!我非常高兴听说这个消息,我为你骄傲,但我原以为你会成为一名语言学家。”当得知陈垦灼被外交部录取的消息,他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隋妍妍给他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其实我也很喜欢语言学,放弃了也觉得可惜,但既然有梦想就要坚持下去,自己选择的道路就要对自己负责任。”眼前这位斯文儒雅、彬彬有礼的“外交先生”谈起职业理想,坦言当年心中曾有过“执念”:尽管自己从高中保送至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对专业存在误解,认为“语言”仅仅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而并不能够成为专业;而他最初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化学家,梦想用石墨烯改变中国、改变世界。
陈垦灼曾坚持一个学期到化学院“蹭”“有机化学”等各类相关课程,坚持交作业,还和他眼中未来的“化学家”们一起讨论问题。可能是由于“入戏太深”,大一第二学期时陈垦灼竟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然而作为一名纯文科生、保送生,如此大跨度的转专业并不被允许且学校没有这样的先例。于是百般郁闷之中的陈垦灼给校长龚克发了一封邮件。
“在进入南开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想把英语当成我的职业,可自己是英语专业保送生,不能转专业。”陈垦灼在信中写道,当年之所以选择南开是因为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注重对学生“公能”素质的培养。然而现在的遭遇让陈垦灼觉得:“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南开大学。”
令陈垦灼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一封来自大一新生的“吐槽”邮件,校长龚克很快给予了回复:“垦灼同学,我非常赞赏你的化学志趣和拓宽学习面的努力。”在回复中,龚克校长不仅解释了学校为培养外语专门人才设计的特殊政策,还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他“首先把英语专业学习好,进而能够透过对于英语专门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不仅是学习语言,而且是学习‘未知’的能力、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等‘transferable skills’,这些对于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很重要的。”
“校长的回复很真诚,正是这封信给了我学习这个专业的信心和动力。”陈垦灼认识到,大学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看着和自己一起保送来南开的老同学谢雨杉每天都开启“学霸模式”,陈垦灼也下定决心,大学期间,不仅要打牢专业基础,还要围绕专业多方面锻炼能力,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使得陈垦灼最终确立职业目标是源于大二时的暑期社会实践。四川省万源县是陈垦灼的老家,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1934年曾打响著名的万源保卫战。陈垦灼和同学们来到这里,和老红军座谈,听他们讲述当年战斗的情形;和基层干部群众交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就业情况、人民生活水平等;为留守儿童举办夏令营,为他们描述“外面的世界”……
陈垦灼和“小伙伴”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住宿条件、卫生条件以及夏天湿热的气候让很多人受不了,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给他带来很大冲击,甚至是“人生观的变化”:“我们真正走进乡村,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中国,这次经历帮我构建了完整的中国的印象。”从小在成都长大的他并不了解自己还有这样一个“老家”,而这个“老家”仅仅是广阔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认识到,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必须得对国家有充分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服务于这个国家。从小读着周总理、林丽韫、李肇星等老一辈外交人的故事,此时的陈垦灼愈发受到这些榜样的激励,于是他开始渴望自己的外交舞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
实践回来以后,陈垦灼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也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他从小爱读书,上中学时零花钱不多,但从那时起就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国家地理》《凤凰周刊》等书籍杂志,这个习惯也伴随了他的大学四年生活。他坚持读书、读报纸,还当上学校广播电台主播,随时了解学校前沿信息。他积极参加理论立项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学术能力。每个寒暑假,陈垦灼都不会让自己闲着,司法局、电视台、社区、银行等,都成为他实践的平台。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在津召开期间,他还成为游泳跳水馆礼宾官,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交基本礼仪等。
在专业学习方面,陈垦灼特别感谢英语系专业课教师隋妍妍。“当时觉得作业太多了,进度太快了,在论文上老师要求非常严格……但之后非常感谢她,她总是全英文授课,课堂信息量非常大且讲授的知识非常专业。”说起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陈垦灼心中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常常通过邮件、短信或课间聊天等方式和隋老师交流思想。做学年论文时,陈垦灼鼓起勇气请这位一贯以严格著称的隋老师做自己的指导教师。
正是这位“严格”的隋老师,在得知陈垦灼正在准备外交部面试的时候,居然答应了他“延缓答辩”的请求,还请来相关专家为他指点迷津。当得知陈垦灼成功被外交部录取时,隋妍妍老师不无赞许地说:“垦灼聪明又知努力,希望他今后认真学习,不骄不躁把本领做扎实。”经历了大学期间的不断磨练,陈垦灼发现了自己的变化,大一时挨了辅导员的“当众批评”都会郁闷很久的他,现在逐渐“淡定”起来。他认识到:一个人是一定要经历挫折的,否则今后经历风浪就会栽跟头。“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我深以为然!”陈垦灼这样说。
“剑桥女孩”谢雨杉
两年多来,谢雨杉的手机屏保一直是一张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建筑群的照片,这是她大二那年随家人到英国旅行时拍摄的。漫步在康河之畔,眼前恢弘大气的哥特式建筑群让谢雨杉心潮澎湃,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再次来到这里。
回忆起当年与剑桥的初次相识,谢雨杉仍难掩激动。她说,她特别感谢那次旅行的经历,正是从那时起,她开始走出入学时的迷茫期,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上大学以前,我们的目标很单一,就是高考,但当高考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一时找不到目标,所以我们感到迷茫。”对于大部分新生来说,初入大学校园时或多或少会有些迷茫,即便是初中、高中、大学一路保送的陈垦灼、谢雨杉也是如此。
谢雨杉回忆,因为迷茫,她的大一生活反倒“丰富多彩”:那时候会去尝试做很多事情,上课、读书、兼职、社团、学生工作等;但是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大一时学习动力不足、时间安排不好、课业成绩平平、参加各种“赛事”成绩平平、还被心仪的社团拒过两次……这些“遭遇”让一向“好强”的谢雨杉有些“自卑”起来。而她的转变出现在大二的一次英语辩论赛之后。
刚升入大二时,一位好友找到她,希望和她共同重振萧条了一段时间的“APEX英语辩论社团”。英文辩论不同于中文辩论,它采取英国的议会制辩论形式,设有正方首相、副首相、政府议员、党鞭,反对党领袖、副领袖、议员及党鞭。每次打辩论赛时,每个角色进行7分钟的演讲。每场辩论赛分为若干轮。谢雨杉觉得通过这样的社团不仅能够实践专业知识,还能够了解西式的政治文化,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便欣然允诺。
随着社团一点点正规化发展,谢雨杉也迎来了自己的首场英语辩论赛。而她的“首秀”由于缺乏经验及相关知识储备,甚至没有“撑”足7分钟,仅3分钟就“不知道怎么从台上走下来了”。
“那些台上挥洒自如的师兄师姐太厉害了!”一场不够精彩的辩论赛使得谢雨杉“触底反弹”了,看到差距的她有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从此,谢雨杉开始大量阅读英语文献和各种书籍、资料,起初是针对辩论赛的议题,后来扩大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她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和课程,晚上一直自习到11点图书馆闭馆。她每天都给自己列下一长串“任务清单”,每天晚上比对自己的完成情况,再列出第二天的清单。
谢雨杉说,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发音问题,“作为一个四川人,分清楚‘n’和‘l’的发音还真有点难呢”!于是谢雨杉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在“朗读”,她不仅请老师指导自己的语音语调,还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反复播放、比对标准发音,一点点学习、一点点纠正。在后来的雅思口语测试中,谢雨杉拿到了9分满分的成绩,这让她的老朋友陈垦灼钦佩不已:“全中国考雅思口语的人也没几个能拿满分的呢!”
不断学习的生活让谢雨杉感到忙碌而充实,她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大三时,谢雨杉获得了一次为期半年的到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项目,全英文的授课和语言环境、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全世界各地优秀的同龄人相互交流,这些不仅丰富了谢雨杉的专业知识,也启迪着她的科研方法,扩充了她的眼界。于是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
与很多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海投”简历不同,一直怀揣“剑桥梦”的谢雨杉只申请了剑桥这一所学校,在她心中,早已“除却巫山不是云”。谢雨杉坦言,这并不是因为她很自信,但是她很“好强”,“正是因为好强,才希望把不自信的地方做好,才希望为一直以来心中的梦想搏一次”。
优秀的成绩和简历让谢雨杉最终拿到剑桥大学的offer。现在的她,依然会每天列下“任务清单”,依然每天6点一过就起床,自习到图书馆闭馆。“我在读一本关于‘语言学中的统计学’方面的英文教材。”偶尔谢雨杉也会练练吉他,“因为老爸喜欢弹吉他,他弹起吉他来很帅!”小巧身材,乌黑长发,笑起来便露出两个酒窝和洁白整齐的牙齿,略有些内陷的大眼睛和光洁的额头让谢雨杉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未来一年,谢雨杉已经做好到剑桥去“拼才华”的准备。她希望,一年后的自己能够在剑桥继续攻读PhD,“我要拿到全奖,不想给父母太大的压力。”谢雨杉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