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马汉麟先生


更新时间:2015/03/17 阅读次数:

  吴云

  马汉麟先生是闻一多的得意门生。1954年,高教部决定在全国高校中文系开设古代汉语课,其时马先生刚调入南开大学不久,便接受此门课的教学任务。由于是新开设的课,没有现成的教材,马先生便从《论语》《孟子》等经典中选短文,自己刻版,送到教务处油印。每次上课,先发油印教材,然后才讲课。

  1958年夏,全国农业搞大跃进,高校科研也搞大跃进。马先生带一个毕业仅两年的讲师以及两名学员,以马先生积累四年的古代汉语教材为基础,很快编出一本名为《古代汉语读本》的书,1960年出版,署名“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组”。其后不久,中宣部和高教部委托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编高等院校教材《古代汉语》,王先生点名要马汉麟先生参加,并让他负责通论部分的编写。

  马先生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他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却被迫挖墙子河。我私下问他,他们为何如此对待您?他告诉我:抗战时,许多西南联大毕业生都要给美国抗日部队做一阵翻译工作,并被授予少校军衔,这一经历在“文革”时便成了严重历史问题。

  马先生59岁便谢世了,其时为1978年。1981年春,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当时叫中州书画社)来津向我约稿。我首先推荐了马先生的《古代汉语读本》,还请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邢公畹先生作序。马先生生前未出版的《古汉语语法提要》,为油印教材,我以陕西人民出版社特邀编辑的身份,去西安商谈出版此书之事,出版社欣然同意,先后印了两版。2003年天津古籍出版社要出一套“名师讲义”丛书,我又推荐了马先生的《古代汉语读本》,并改名为《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

  马先生在与我聊天时,曾多次教导我,要重视科研,而科研的选题应该形成一个“台阶”。马先生所谓“台阶”,即你所选的题目完成后,别人再研究与此相关的题目,必须参考你的成果,也即必须通过你的科研成果的“台阶”,继续向上攀登。我曾问他:您讲的古代汉语课为什么学生们都喜欢听?马先生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掌握四点:其一,要熟悉教材,熟到教材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短的课文最好能背下来;其二,讲课时语气要抑扬顿挫;其三,讲课要有感情;其四,语速要适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我有口吃的毛病,第一次讲课时有抢着看我笑话的人来听课。我用马先生的方法讲古代汉语,不看讲稿,先背诵课文,然后讲语法,结果看我笑话的人只听了一节课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