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祚著
南开大学档案馆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 整理
编者按:本刊即日起连载《先父张伯苓先生》,原名《四十三年回忆录——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传》,作者为张伯苓先生三子张锡祚。这部传记是张锡祚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养病期间完成的。今年是张伯苓先生诞辰140周年,南开大学档案馆、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整理编校了这部手稿,以《先父张伯苓先生传略》为名印行。关于张伯苓先生的书曾出过一些,这部回忆录视角颇为独特,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南开学校的创始人。
一、张氏祖先迁至天津
自从先父去世后,很久以来,想为他的一生,写一篇传记。他的一生,的确是不平凡的一生,七十余年来,为祖国的复兴,献身于教育事业,知交遍海内,桃李满门墙,知与不知,无不以一识张伯苓校长为荣,平生事迹,指不胜屈。要为他写一篇全传列传,正如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当从何处说起。
记事立传,文章贵在传神;绘声写貌,叙事宜求逼真。唯有就我四十三年来,所见所闻(先父去世时,我正四十三岁),用稗官野史之笔,列叙平生正史轶事,题名为《四十三年回忆录》。所为传之久远,使后世之读此书者,得窥先贤规范……
曾闻自先祖母杨太夫人口述,张氏先世祖于清初来自山东,原在运河里使用楠木船,往来南北,贩运油粮为生。后来到天津,有一日清晨闲步,在河东一带一块荒地上,看到有一只猫和一条蛇在打架,认为这是龙虎斗,是块旺地,就把那块地买下了,建起家园来。这说来是太富于象征性了,若以今日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是太荒唐了,但在二三百年前,在人们的眼睛里看来,认为是一件不平常的事,这只称作张氏祖先迁到天津来的一段引子罢了。
当时开了一家行店,起名叫做“协兴号”,取其协力同兴的意思,专养楠木船,南北贩运油粮杂货,经过几个世代的经营,家道日渐兴旺起来。传到五世祖天行公讳健,生高祖兴如公讳文德兄弟三人。兴如公生曾祖筱洲公讳虔,为国学生,早年亡故。筱洲公生祖父久庵公讳云藻,筱洲公去世时,久庵公才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