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开课。西南联大这一抗战期间的高等学府,是由当时北平的北大、清华和天津的南开大学三校合组而成,至1946年5月4日分别北返复校的8年期间,为国家培育了八千多英才,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等近千人在海外发展。创业艰辛盛事多,现只说一下南开大学的王赣愚教授当年先一步从湖南长沙的临时大学,调往在昆明的云南大学,并受命在昆明为西南联大的建校当“先行官”,以存史实的片断。
王赣愚,原名家茂,1906年生人,早年就读于华英书院、清华大学,1929年考取庚款官费,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归国后于1935年应邀到南开大学政治系任教,兼在何廉主持的经济研究所工作,也常给天津《益世报》写社论和专论(时《益世报》的主笔罗隆基也在南大的政治系任教)。“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王赣愚教授随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和北大、清华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年底,被聘到云南大学任教,又受命就长沙临时大学内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大一事和云南当局进行联系,也就是所谓的“先行官”了。
开始,先和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也是清华的校友)相商,熊介绍与缪云台联系。缪在云南有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是龙云的政治代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旧政协时期,缪云台以社会贤达身份由中共和民盟共同提名,参加了旧政协),支持三校内迁昆明,并陪同王赣愚教授多次去五华山的龙云官邸相商,得到龙云的同意。此后缪氏又让他属下的电力公司经理金龙章(也是清华大学校友)襄助此事。这样,王赣愚教授在翠湖东路24号的住处就成为西南联大迁校的临时“联络处”和转信的“邮政所”了。一时间来人来信渐多,应对和复信也忙。同时,还要就借校的事看一些中小学校并会馆、祠堂,就用地的事与有关部门联系,就建校和建住处做多项准备,等等。不只是市里,也还要去乡下……当年,王赣愚教授30岁刚出头,正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前后4个月的时间,使一切迁校的先行准备工作如期就绪。到1938年4月底,从长沙临时大学内迁云南的原北大、清华、南开的三校学生、老师和家属,历经3500里行程,用68天时间,分两路到达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正式开课,报到学生有一千人左右。至此,王赣愚教授的“先行官”任务胜利完成。
此后,王赣愚教授除在云南大学授课外,还在西南联大开了两门选修课,其一是和张奚若教授合讲“政治学概论”,其二是和钱端升教授合讲“中国政府”(钱讲中央部分,王讲地方部分)。同时,还继续与龙云、缪云台、金龙章诸氏密切联系,在昆明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夏,王赣愚教授应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之邀,任教4年。回国后仍到南开大学,任教终生。
1943年6月,王赣愚教授在昆明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11月在天津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7年,还曾兼任过天津市司法局第一任局长。
1997年2月4日,王赣愚教授在津病逝。
近读冯素陶教授写的回忆录《黎明前后》(即《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知云南的龙云、缪云台和金龙章三位先生,当年都秘密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其中龙云是民盟主席张澜老人直接联系的。此一情况,王赣愚教授未向笔者谈过,估计他当年也不知道这一盟内的机密事项。
来源: 《南开大学报》
2009年12月11日(第1080期)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