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祚著
南开大学档案馆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 整理
十、南开大学的雏形
清宣统三年(1911)秋,武昌起义,学生纷纷请假回家,学校的课业因此也停顿了。因为请领经费无着,教职员都停发薪金,仅留会计二人和工友数人留守。
转年,大清王朝告终了,民国建立,正当公元一九一二年。政府颁布采用阳历,改旧历正月十三日为阳历三月一日。三月二日天津兵变,即所谓正月十四兵变,到四月里平定了才得开学。经费由学务公所补助,每月折合银币一千零六十元,定每年十月十七日为校庆日。
民国三年,当公元一九一四年,又并入了直隶省工业专门学校和北洋法政学校两校附设的中学班,经费更有所增加,于是又添建校舍,一天天地发展起来。
民国六年,当公元一九一七年,先生因为教育救国,急不容缓,中学既经建立起来,更有志于创办大学教育。以前曾经两次试办过专门科和高等师范班,均以种种困难而停办,于此遂下定决心,作更深一步地研究大学教育。遂二次启程去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班,研究教育,同时遍游美国各地,考察他国内各私立大学的组织和设施。翌年冬归国,就开始筹备大学部的成立。
民国八年,公元一九一九年,北京掀起了五四学潮,开启了中华民族新思潮的一页。天津各校学生,群起响应,以南开中学学生为主干,游行示威请愿。手持标语旗,口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消二十一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队伍游行到天津城东南角,与日本租界交界处,学生呼口号更激烈。日军在交界处,布置防御工事,架铁丝网,排设机关枪,如临大敌,情势极为紧张。那时天津警察厅长是杨以德,派军警围捕请愿的代表,拘捕了四十多人,其中有周恩来、马骏、马千里、时子周、夏琴西、孟震侯、陶尚钊、尚菊子、李燕豪等。(注:周恩来1917年从南开中学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同年9月,入南开大学文科学习。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带领南开等校学生到直隶省公署请愿,被反动当局逮捕。同年7月17日,反动当局迫于社会压力释放周恩来等人。)
就在一九一九年秋天,在现今的南开中学旁边,建起了一座楼,筹设南开大学,这所楼后来作为中学部的课室楼,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烧炸破坏,夷为平地了。当时聘请教授,招收学生百余人(注:据档案记载,首批录取学生人数应为96人),设文、理、商三科,是为南开大学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