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南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张伯苓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价值 世界贡献——纪念张彭春先生诞辰130周年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
1947年,张彭春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 张彭春(1892.4.22—1957.7.19),字仲述,天津人,教育家张伯苓的胞弟,教育家、戏剧活动家和外交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北方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张彭春是南开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早年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参与创办了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张彭春首倡召开世界卫生大会,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为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开大学党委原书记、天津市社科联主席薛进文,张伯苓先生后人、中华红丝带基金理事长、张伯苓研究会及严修研究会顾问张元龙,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事务部主任Portia G.Williams(威廉姆斯),南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等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张伯苓研究会及严修研究会顾问张炳学,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陈宗胜出席。研讨会由张伯苓研究会及严修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鉴厵主持。 南开校友总会、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史研究室、校友工作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历史学院有关负责人,严修研究会、张伯苓研究会以及来自天津教育商会、教育界、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张伯苓研究会践行基地近30人参加。南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生、校友代表,有关专家学者在线上参会。 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程贺南,南开大学教授、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文化学者、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张伯苓研究会创会顾问、《重读张伯苓》主编沈卫星,联合国中文组原组长、华美人文学会共同主席何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世界合作共赢的中国贡献:张彭春在联合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发言》一书编著者孙平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赵建文研究员,张伯苓研究会及严修研究会副理事长、五度时空智库研究员张重宪,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彭春日记》整理者张诗洋,先后作了题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张彭春》《张彭春人权思想的当代启示》《张彭春:思想文化上的觉者、智者、勇者》《张彭春:学长、先驱和前辈》《张彭春对联合国经济及社会合作的重大贡献》《儒家仁学:张彭春人权概念的哲学基础——兼论张彭春是否把儒家仁学理念引入〈世界人权宣言〉》《教育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中西新旧之间:张彭春的戏剧活动与戏剧研究》的主题发言。 据悉,在南开大学早期的创业者中,除张伯苓、张彭春之外,还有凌冰等多位先贤曾在哥大留学。南开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一直保持着友好交流合作。特别是近20年来,两校高层互访和师生交流更加频繁,并产生了丰硕成果。 去年9月11日,为纪念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入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04周年及张伯苓研究会成立15周年,南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张伯苓研究会“两校一会”共同成功举办了赠书仪式。南开大学和张伯苓研究会向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赠送了《张伯苓全集》《先父张伯苓先生传略》《重读张伯苓》等相关图书28种40余册。 近年来,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对张伯苓、张彭春等当年在哥大留学的中国教育家和相关的美国教育家之间的互动研究,成果卓著。 据介绍,本次纪念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促进对张彭春先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张伯苓研究会与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交流,加强南开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促进中美两国教育文化的交流合作,启迪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