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启动百年校史编纂工作


更新时间:2015/01/05 阅读次数: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轶帆 摄影任永华)今年是南开学校创建110周年暨南开大学开办95周年,为启动实施未来5年面向建校100周年的校史编纂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12月30日下午,学校在办公楼召开校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未来5年的校史工作。

  校党委书记薛进文、校长龚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刘景泉主持,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党委副书记张亚,副校长朱光磊出席,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分党委和党总支书记,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参加会议。

  薛进文指出,古人常讲“盛世修史”,今天我们能够坐下来认真讨论修史问题,说明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好的历史时期,南开的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注重特色、提升质量、内涵发展的大好阶段。现在距百年校庆还有不到5年时间,在这5年时间里,南开要走完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两步走”奋斗目标的第二步——到2019年建校100周年时,基本建成科学发展、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否走完这至关重要的第二步,能否实现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全体南开人能否明确责任、担当使命。这种责任和使命意识从哪里来?它首先来自南开人的历史自觉。因此,我们要着眼学校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提高对校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继承发扬南开人重视修史的优良传统,以史鉴今,资教育人;要坚持开门办史,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同的校史工作大格局。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编修通史与强基固本的关系、出好成果与建好队伍的关系、制定规划与抓好落实的关系。全校一定要在2017年底之前,形成“一院一志”的局面,在2019年百年校庆前推出一批与百年名校地位相称的校史精品力作,办好一座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生动展现南开百年办学历程的校史馆,并在校史校训的宣传教育方面,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形成鲜明的南开特色,向南开大学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龚克指出,我们这代南开人要用高度的历史自觉修出南开百年史,为南开新百年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这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做校史工作要“存真求是”,注重档案资料、相关实物等各类史料的收集及口述史料的抢救工作,确保校史的客观性、完整性;要加强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校史研究,这段时间学校培养了大量学生,涌现了大量学术成果,但目前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及研究较少;一部好的校史必须有院系史、学科史、部门史作基础支撑,各学科要共同努力,突破难点,以丰富的资料、深刻的观察高质量地完成基层修史工作,修史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是要振奋“越难越开”的奋斗精神,现在的我们正在创造未来的历史,在走向南开百年的进程中,要从历史中吸取文化营养,使南开的文化积淀更加丰厚。

  刘景泉就《南开大学校史工作规划纲要(2015-2019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要求、任务举措、组织实施五方面内容作出说明。他说,《规划纲要》是继1984年《南开大学关于编纂校史的决定》和去年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史工作的意见》之后,学校制定下发的关于校史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确定的总体目标要求和相关任务举措,是学校党委对今后五年校史工作的整体部署,也是迎接建校100周年的提前部署,不仅涉及校史职能部门,也事关各专业学院、职能部门、党群组织、直属单位,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各单位在贯彻落实中,可根据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编制本单位的史志编研宣教计划,并保障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会上,校史研究室、学校办公室、档案馆、经济学院、历史学院、数学学院、党委学工部有关负责人围绕本单位所做的校史相关工作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凝结。南开大学肇端于1898年张伯苓在威海卫亲历“国帜三易”奇耻大辱之后,奠基于甲午战争爆发十周年之际创建的南开学校,开办于因“外争国权”而掀起的五四运动大潮之中,其办学立校的宗旨就是“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塑造兼具“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的兴国之才。建校以来,南开大学不仅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秉承践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形成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别具一格的南开道路、南开品格、南开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重视修史的优良传统。南开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翻开南开的办学历史,每到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南开人都要对走过的道路进行全面回顾,从中总结出可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启示。早在1934年南开校庆之际,素有南开办学“四大金刚”美誉的华午晴、伉乃如,在《十六年来之南开大学》一文中,回顾了南开兴学强国的历史,指出“南开虽小,而其发展之程序适足以反映我国革新运动之趋势”。在1944年南开校庆之际,张伯苓在《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中满怀激情地指出:“回顾既往奋斗之史迹,展望未来复校之大业,前途远大,光明满目。南开之事业无止境,南开之发展无穷期,所望我同人同学……抱百折不回之精神,怀勇往直前之气概,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务使我南开学校,能与英国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耶鲁并驾齐驱,东西称盛。”强烈表达了南开人在当时就立志要把南开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

  为充分发挥校史“以史鉴今、资教育人”的重要功能,南开大学在建校95周年之际,成立了校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制定的《南开大学校史工作规划纲要(2015-2019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继续用五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到2019年建校100周年时,推出一批与百年名校地位相称的校史精品力作,办好一座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生动展现南开百年办学历程的校史馆,并在校史校训的宣传教育方面,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形成鲜明的南开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纲要》围绕加强通史著作编纂、深化校史专题研究、推动基层修撰史志、重视校史资源建设、促进编研成果转化五个方面的工作,制定了19项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南开大学校报校刊数字化工程”、“‘老南开’口述史料抢救工程”等,向中国和世界讲好南开故事,塑造南开形象,提升南开地位。

  南开大学的校史研究,在国内各高校中起步较早。1979年5月,作为纪念建校60周年筹备工作之一,南开大学临时组建了校史编写组,编写出版了《南开大学六十年》一书。1984年6月11日,南开大学通过《关于编纂校史的决定》,正式成立了校史编写组。同年8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文革”以前建立的高等学校,都要着手组织力量编写校史,并在通知中把《南开大学关于编纂校史的决定》作为附件供各高校参考。由此,我国各高校的校史研究和编纂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已走过了整整3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校史研究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