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如艺术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南开举行


更新时间:2015/04/13 阅读次数: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丽 摄影 任永华)4月11日,吴玉如艺术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坐落于南开大学的吴玉如艺术馆举行。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对书法大师吴玉如先生在近现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影响,以及他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风骨等进行了探讨。

  座谈会由南开大学、天津市文史馆、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员会联合主办,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学府街办事处、吴玉如艺术馆承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靳润成,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市文联党组书记寇士恺,市文史馆副馆长阎金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唐云来,南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树江,以及吴玉如亲属,张洪千、彭连熙、杨锡增等京津两地吴玉如艺术传承人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建主持。

  靳润成在致辞中说,吴玉如先生是文史界的大家。吴玉如艺术馆的建立和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对于传承和发展先生的艺术成果、激励后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天津市文化强市战略,市人大正在努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希望吴玉如艺术馆能够多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市民领略文化大家的风采,提高文化品位。

  朱光磊在致辞中说,吴玉如先生是南开人,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南开大学的骄傲。非常高兴吴玉如艺术馆能够落户南开,也非常荣幸本次座谈能够在南开举行。南开大学博物馆今后将与吴玉如艺术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吴玉如先生艺术成果的传承与发扬。

  阎金明说,吴玉如先生作为文化大家,他的名字永远记入天津文化历史的史册。他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更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文史馆责无旁贷,将进一步在文史研究、艺术创作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朱树江在会上表示,建设吴玉如艺术馆、召开本次座谈会既是打造“美丽学府,幸福南开”的重要举措,也是搭建区校联系的重要平台。南开区委将进一步做好相关服务,为天津市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作贡献。

  唐云来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他说,吴玉如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学、诗词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也毫不逊色,是中国文艺界的一座高峰。吴玉如先生一生投身于书法教育,其学养、风骨足以令人折服,特别是在帖学方面,他始终以“二王”为宗,是真正进入晋唐的大师,这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是屈指可数的。今天,继承、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春天,吴玉如书法作为书法界的风向标发挥着正能量,更好地传承、发展吴玉如艺术具有重要意义。他在发言中呼吁书法界和有关部门,将吴玉如艺术作为天津市宝贵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会上,吴玉如艺术传承人韩嘉祥、陈连羲以及吴玉如之子吴同宽等纷纷发言,回忆与先生的交往及其治学风范,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先生的艺术。吴玉如艺术馆负责人田正宪介绍了艺术馆的筹备过程、发展规划,表示要坚持艺术紧密贴近生活、服务百姓的原则,通过举办书法展览、专题讲座、书法培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大师的艺术风范与书法文化的魅力。

  座谈会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吴玉如艺术馆,并参加了吴玉如书法艺术经典品鉴活动。

  吴玉如(1898-1982),名家琭,字玉如,后以字行。1898年生于南京,久寓津门。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

  吴玉如早年就读天津南开学校,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深受校长张伯苓赏识,曾在南开大学任教,兼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秘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奉张伯苓校长之邀,赴重庆担任国民参政会秘书。回津后在工商学院(后改为津沽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51年辞职。生前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玉如先生与南开有着不解之缘,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标准字体以及“伯苓楼”三字均出自吴玉如先生之手。

  吴玉如先生的书法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享有大名,当时有“南沈北吴”(沈,指沈尹默先生)之说,确立了吴玉如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吴玉如先生弟子甚多,在当今书坛形成“吴门学风”。近年来先后出版有《吴玉如书法集》《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诗文辑存》《吴玉如手卷精品》等十余部著作。

  今年初,吴玉如艺术馆落户南开大学。纪念馆馆藏有50余幅吴玉如的真迹作品,其中还包括诗稿、信札、对联草稿等珍贵笔迹。除了为业内人士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外,吴玉如艺术馆还将为喜爱书法艺术的居民定期举办书法讲座、鉴赏、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