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毕业生 柴民权
前些天和导师打完羽毛球一起骑自行车回去,路遇相识的同学打招呼。几天后这位同学再次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导师看你的眼神跟看自家孩子一样,我们都好羡慕啊!
这就是我和我的导师汪新建老师相处的真实写照。其实那位同学不知道的是,在我进入汪老师门下之初,我和汪老师间的关系远未像今天这样亲密无间。初次见到汪老师,我紧张得不知所措,甚至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是汪老师用独特的与学生相处方式,渐渐消弭了我和他间的隔阂,开启了我在他门下的旅途。
汪老师是一位低调而平和的学者,在我与汪老师相处的时光里,汪老师总是仪态从容而又不失幽默,使对方能够无拘无束的与他交流,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汪老师为人处事的智慧,领悟学习科研的星星点点的火花。
初入汪老师门下时,我还是一个懵懂而莽撞的“愣头青”,空有一腔投身科研的热情而无从下手。是汪老师耐心而温和的循循善诱,使我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学会了心平气和的循序渐进。汪老师对学生的科研学习要求是严格的,总是教育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研究和每一篇论文。而同时汪老师给了学生无限的发展空间。在我选择博士期间的研究主题时,汪老师给了我无私的支持,甚至在我决定做与汪老师正在进行的项目无关的主题时,汪老师仍然给予我各方面的支持,并在我受到挫折时鼓励我继续前进。汪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们最好的教材,我相信汪老师的学生都学到了他宽容大度的学术风范和严谨认真的学研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汪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祥长者,总能给他人带来欢乐和温暖。犹记得师门聚餐时汪老师手把手教没吃过螃蟹的我剥螃蟹,给喜欢吃肉的我夹肉,以致我的餐盘里堆满了各种肉类;在暑假里,汪老师组织我们外出调研,在旅途上留下我们的欢歌笑语和一幕幕难忘的调研瞬间;怕我们不重视体育锻炼,拉着我们打羽毛球,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知道我们中谁家境不好,总是找各种机会给我们贴补一下……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我们与汪老师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汪老师的门下氛围总是其乐融融,同门之间亲如一家。
而今,我的博士生生涯即将结束,将会离开熟悉的汪老师和南开园,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人生历程。然而无论学生身在何方,总是会惦记着南开学子共同的家南开园,和我们的汪老师。汪老师是我的导师,也是我的朋友,更是我们尊重的“汪大大”。在南开园与汪老师相处的时光,必定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