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元昕 摄影 刘国庆)10月16日晚,92岁高龄的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我校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为南开大学师生作了题为“晏欧词的评赏——谈北宋晏欧词对南唐冯李词的继承与转化”的讲座。此次讲座是叶嘉莹“北宋词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文学院负责人主持。
当晚,东方艺术大楼逸夫厅座无虚席。叶嘉莹从词的起源谈起,讲述了南唐冯延巳与李后主二家词的特质,并重点讨论了北宋晏殊、欧阳修的词。她认为,《花间集》主要是诗人文士在歌筵酒席之间所填写的美丽歌辞,内容以美女与爱情为主,而发展到了南唐的冯延巳与李后主,便开始用写诗的态度在词中言志抒情。冯延巳的词抑郁惝恍,表现了作为必亡之国的宰相所要承受的难言之苦。李后主则在词中直接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痛。晏殊与欧阳修继承了南唐冯李二家在词中言志抒情的传统,但他们都生于北宋的太平盛世,所以在词中有不同的反映。晏殊十五岁以神童应试,仕途顺利,做到了北宋的宰相。他的词表现了一种理性的反省和思致。即使在罢相之后,也没有直接写自己的痛苦和悲哀,而是借“赠歌者”为题,把它推远了一步。
叶嘉莹提到,值得注意的是,晏、欧二人都是江西人,冯延巳被罢相之后也曾在江西做官。二人都受到冯延巳一定的影响,但因时代与性格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果说晏殊在无常的哀感之中有理性的反思与节制,那么欧阳修所表现的则是一种欣赏的豪情。四时景物皆可游赏,他甚至为颍州的西湖填了十首《采桑子》,并终老其间。
讲座中,叶嘉莹强调“面对无常、死生、悲哀、痛苦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考验。”“如果在痛苦挫折之中有了经历,而你站住了,就是一次修为、一次历练。”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师生感觉受益匪浅。10月21晚,叶嘉莹将在东方艺术大楼带来“北宋词系列讲座”第二讲《对柳永词毁誉之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