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视察60周年


更新时间:2018/08/14 阅读次数: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聂际慈 摄影报道)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同志来到南开大学视察,与师生亲切交流,并做出了高等学校抓好三项工作的重要指示。今年8月13日,南开大学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视察60周年,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伟大风范,铭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激励动员广大师生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全面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先生,南开大学荣誉教授朱光华先生,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李国骥先生以及老同志姚耀出席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杨庆山,校长曹雪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参加座谈,120余名南开师生代表与会,会议由杨克欣主持。

  座谈中,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负责人介绍了毛泽东同志来校视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与会师生围绕毛泽东同志视察南开的历史意义,党和国家对南开的亲切关怀,结合新时代南开人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毛泽东同志亲切关怀南开大学

  毛泽东同志与南开大学渊源深厚。抗战胜利后的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在南开杰出校友周恩来的陪同下,于1945年9月6日下午,前往重庆沙坪坝津南村看望了南开老校长张伯苓,称赞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良多。

  1949年9月,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杨石先教授作为教育界代表,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周恩来总理将应邀出席的杨石先介绍给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对杨石先说:“你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多年的辛勤劳动。”这是对杨石先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南开教育事业的热切鼓励。

  1950年4、5月间,毛主席还应南开大学学生会的请求,亲笔题写了“南开大学”的校名、校徽,使南开师生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20世纪50年代初,在杨石先的带领下,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海外归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农药、离子树脂等方面的研究。1958年夏,南开师生正积极响应党委“过一个共产主义暑假”的号召,留在学校搞科研、办工厂,8月13日,毛泽东同志“慕名”来到南开园视察,他来到化学系的敌百虫、马拉硫磷、离子交换树脂和硝酸钍四个生产车间,与南开师生亲切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你们干得很好!学校就是应该有工厂,学生要多参加生产劳动,要理论联系实际。”他还叮嘱师生们说:“学校办工厂很好,希望你们注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造性地劳动。”

  视察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还做出了高等学校应抓好党委领导、群众路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项工作的重要指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

  当晚,南开大学在全校召开广播大会,传达了毛主席视察学校时做出的重要指示。会后,广大师生纷纷通过创作诗歌、歌曲等形式来表达振奋、喜悦的心情,并以更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和生产之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

亲切关怀激励南开师生前行

  毛泽东同志视察南开,使广大师生欢欣鼓舞,并进一步坚定了南开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决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在1962年成立了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63-1972)”的课题任务,相继研制出一批新的农药品种,为我国农业丰产作出了贡献。随着离子交换树脂技术从国防工业拓展到社会经济领域,学校生产的多种型号离子交换树脂,也被广泛应用到电力、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等行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李正名曾亲历毛泽东同志视察南开,他说:“我有幸看到毛主席的伟岸的身材和和悦的神态,给了我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给了全体南开师生巨大的鼓舞力量,也深深地激励着我。”面对党和国家需要,李正名听从导师杨石先的安排,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主动与国家需求对接,由元素有机化学逐步转向对环境安全的绿色农药化学研究,并和同事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研发了我国超高效谷子专用除草剂单嘧磺隆,实现了我国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除草剂“零”的突破。李正名认为,南开发展需要一代代南开人不懈奋斗,新时代的南开师生也要牢记嘱托,在各自的岗位上求真务实、知行统一,努力实干苦干加巧干,为把南开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朱光华说,在毛泽东同志视察南开后,南开大学的大礼堂横幅标语便确定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关于高校的三点重要指示影响深远,其内涵体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同志一脉相承,这要求南开人必须更加凝心聚力,奋发前行,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再上一个台阶,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李国骥表示,毛泽东同志视察南开不仅是对南开大学的关心,更是对高校和广大高校学生的关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南开大学与南开学子重任在肩,南开人要有理想、长知识、懂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希望通过大家的接续奋斗,让南开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新时代南开人要有新作为

  牢记嘱托,接续奋斗,新时代的南开人更要有新作为。座谈会上,青年干部代表贾盛,研究生代表唐琳与学生会代表薛博文分别发言,表达了新一代南开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南开事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贾盛是南开师生原创话剧《杨石先》的主演之一,他在排演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南开的亲切关怀,并激励南开人砥砺前行。他说,爱国奉献、无怨无悔的“公能”精神,是南开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百年前如此,六十年前如此,今天亦如此。南开的下一个百年传奇,需要全体南开人共同缔造,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也应该有南开人砥砺奋斗的新作为,目前南开大学正在开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做公能兼备的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南开师生正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爱国热情、报国之志日益高扬。


  唐琳表示,作为一名研究生,更要时刻牢记嘱托,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继承南开的优良传统,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开、对南开学子的期望,怀着科研报国之心,踏实奋进,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南开人的力量。为此,要树立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爱国情怀,培养引领创新、踏实肯干的奋斗精神,将自己所学运用到服务社会和报效人民的实践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真正做到知中国服务中国。


  薛博文认为,肩负新时代的新使命,南开学子应当怎么做,是每个人必须要想明白的问题。新时代的南开学子必须有理想,才能不辜负党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必须有本领,才能为实现伟大梦想增添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必须有担当,才能无愧领袖的关怀,谱写时代的华章。新一代南开人将全过程参与和见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所以,必须比任何时期、任何人都要更为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敢于冲锋在前,甘于无悔担当。

努力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毛泽东同志亲切的关怀、殷殷的嘱托,给南开师生留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在南开大学历史上书写了亮丽的一笔,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倍感亲切、深受鼓舞!”杨庆山代表学校党委讲话。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开大学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对南开大学倾注了更多的关怀、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纪念毛泽东同志来校视察60周年,不仅要缅怀伟人风范,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牢记在心,更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贯彻毛泽东同志的三条指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部署要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把南开大学发展建设得更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杨庆山指出,南开大学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此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书育人全过程。要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始终在事关政治根本的问题上站稳立场、把准航向。

  杨庆山强调,南开大学要践行群众路线,以此作为凝聚师生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深入领会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努力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积极主动与广大教师多联系、多交流,积极主动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要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杨庆山指出,南开大学要注重实践创新、推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以此作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紧紧结合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通过蓬勃开展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拓展实践内容,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全面发展,引导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知中国服务中国、爱中华复兴中华。

  杨庆山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向南开大学新的百年,全校师生员工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爱国报国的南开初心,牢记党和国家的厚望重托,进一步把毛泽东同志等几代领导人对南开的关怀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精进提升的强大动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书写南开改革发展的新篇章,用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校百年华诞,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