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沛:“数学文化”一呼即起久盛不衰


更新时间:2014/10/22 阅读次数:

记“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创建及在全国的推广”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南开新闻网记者    吴军辉

  今年69岁的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资深教授顾沛不久前拿到了他教师生涯中的又一个“国”字头奖项。9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顾沛及其教学团队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联合其他3所大学、1家出版社申报的“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创建及在全国的推广”榜上有名。

  从2001年,顾沛“白手起家”开设全国第一门数学文化校公选课,到如今,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300余所院校受其启发开设此类课程,期间经历了整整14个年头。5个单位、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获此殊荣,证明了在推广数学文化类课程的这一事业上,顾沛早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数学文化课程着重于传授数学思想,其精髓是数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14年里,顾沛和他的同事们不遗余力地推广着这一理念并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传授经验。对于这群数学教师来说,“数学文化”早已不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值得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

  剑指“恐数症” 让学生重新发现数学之美

  “从前有棵树,名字叫‘高数’,树上挂了很多人。”这是一句在众多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笑话,说的是大学里“高数”课挂科率奇高的现象,幽默之中透出了学生们的无奈。不少学生畏惧甚或讨厌数学,谈“数”色变的“恐数症”似乎早已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个奇怪现象。

  由于数学十分重要,大学数学课程一直被列为许多专业的必修课。但是,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用,不少学生数学课不及格,不少学生学数学仅仅为了得分、毕业。

  “这与我国公共数学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无关系。”顾沛说:“不少高校的许多公共数学课见物不见人,教师对于教学,仅仅致力于如何‘灌满那桶水’,而很少去想怎样‘点燃那把火’;以致于不少学生虽然学了很多定义、定理和解题方法,却不明白本专业为什么要学数学,更谈不到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指导思想,使不少高校的公共数学课,往往在讲授中重结论不重过程、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育人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更没有成为数学教学的要义。

  同时,由于课时少,为了应对考试,不少数学课的“教”与“学”大都围绕知识和考试来进行,很少涉及数学在思想、精神方面的内容,甚至连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思维等一些基本的数学文化内容,也鲜有教师提及。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对数学的思想、精神等了解得比较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还是较差。

  “这些反而是比知识更重要的素养,反而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解决数学‘课时少’问题的有效途径。”顾沛说。

  2000年,在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时作为数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顾沛酝酿着创建一门特殊的数学类素质教育课。他设想,这门课不能同全校高等数学必修课重合,而是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以深浅适度的知识为载体,着重传授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打破他们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真正发现数学之美。

  艰难初创 守正开拓14年

  2000年4月,顾沛申报了“数学文化”这一课程名称并着手起草教学(课程)大纲。当时,全国范围内找不到系统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先例,没有教学大纲,更不用说教材了,开课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上好这门公选课,顾沛花费了成倍于以往的精力,查阅几十本参考书,编写教案和授课计划。第一轮授课,异常艰难。

  一般的数学课,是以数学知识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数学文化”课则从数学问题、典故、方法、观点、思想5个角度切入。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浅不深,采用多种方式,以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都有收获。

  “数学文化”自2001年2月开课至今已连续授课22轮,成为南开大学最热门的公选课之一。一度,由于选课人数太多,教务系统不得不使用计算机随机选择,很多学生连续几个学期都没能“抢”到,干脆不要学分去“蹭课”。

  “数学文化”在校园里的人气和口碑亦十分罕见。“上课时气氛很轻松,大家很高兴,学不是任务,而成了乐趣”,“这门课向我展示了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我第一次用美学的眼光看待数学”,“这门课数学知识难度适当,选例精当,授课形式灵活生动。尤其是论文写作与演讲,完成以后特有成就感!”学生们争相表达着自己课后的感受。

  经过几轮授课,顾沛考虑能否将数学文化课的教学实践经验介绍给全国同行。2003年,他撰写了“南开大学开设数学文化课的做法”投给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大学数学》。当时负责该杂志组稿工作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看后十分欣赏,决定作为当期的重点文章刊发。

  文章发表后,30多个高校通过电话、邮件、信件联系顾沛,表示赞同文章中的观点和做法,索要资料,并考虑开设数学文化类的课程。此事成为“数学文化”课程从南开走向全国的肇端。

  受到南开大学的启发,国家级教学名师、南昌大学教授朱传喜2005年9月开设了“数学文化”课程。李尚志教授200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数学大观”课。同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邹庭荣也在本校开设了“数学文化欣赏”课。这些课程先后成为我国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几个亮点。这几位教授也同顾沛一道致力于将数学文化类课程推向全国。

  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用以指导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建设。

  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顾沛编写的《数学文化》教材。今年,高教社又出版了李尚志编写的教材——《数学大观》。这些教材的出版亦对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推广助益良多。至此,5家单位共同建设、推广数学文化课程的格局最终形成。

  走出南开的“数学文化”犹如一粒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在华夏大地迅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规划教材”……14年来,在顾沛及其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数学文化类课程先后获得了8个“国”字头的荣誉称号,这在全国可能都很少见。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数学文化类课程十多年来在中国蓬勃兴起,是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特别是科学类通识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成绩。在科学教育通识课程中,数学文化类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最具规模、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课程之一。

  14年来,我国数学文化类课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内容逐渐丰富的发展过程中,顾沛及其同仁们的工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出版教材、建设课程网站、应邀到全国各地作报告、举办全国性会议培训师资、发表论文、接待来访听课、到外校开课、课程供外校选作网上课程、通过媒体扩大宣传、慕课……顾沛及其团队利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全国不遗余力地推广数学文化类课程。

  据统计,14年里,顾沛及其同仁们在全国各高校累计作数学文化报告200余场,发表论文20余篇,举办了4次全国性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参会高校分别有50所、50多所、110多所和150多所。

  2014年8月,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盛况空前。“会议通知”发出后不久,迅速得到全国各地教师的响应,报名人数很快超过了400人。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会场周边旅馆的住宿极限,会务组不得不委婉地“截止报名”。

  这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可谓空前。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教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均出席大会并作报告。

  更让顾沛及其同仁们引以为豪的是,在他们的具体协助下,包括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大批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学文化类课程,并收效良好。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各类院校已达300余所。

  “退而不休”似乎是高校知识分子共有的特点。2012年初,这位从教以来屡获殊荣的老教师与著名历史学家南炳文先生一起获聘南开大学资深教授,这是南开大学给予退休教师的极高荣誉,同时也负有重大的任务,职责之一是培养中青年教师。谈到未来,顾沛只说希望这门他为之经营了十余年的数学文化课程能够“后继有人,越来越好”。令他欣慰的是,他所带领的教学团队中,一部分中年青教师已然成为中流砥柱。

  再过4个月,顾沛教授就要迎来70岁生日。为了中青年教师的独当一面,更快成长,他主动停掉了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然而,他难以割舍的还是那门他待之如子的“数学文化”课。每周三下午到二主楼讲课,仍是顾沛雷打不动的日程。在那里,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期待着与顾老师一道游览美丽的数学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