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报道,7月26日,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入围影片《掬水月在手》在电影节上放映。出品人廖美立、制片人沈祎出席了映后见面会,向媒体介绍银幕前后的经历。当她们介绍叶嘉莹先生在拍摄时说的“只要我还活着,就会把中国诗词的美传递给每一个人”这句话时,在场的记者们无不为之感动。
资料图片:7月21日,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迎来96周岁寿辰
几天前,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迎来了96周岁寿辰,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并上映,为叶先生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贺礼。该纪录片也是今年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影片以记录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坎坷一生,弘扬了中国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作为中华古典诗词的耕耘者和传播者人,叶嘉莹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扮演着承先启后、贯通中西的重要角色。她既是求知若渴的学生,又是桃李满天下的师长。
该片由拍摄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的陈传兴执导。从初识叶嘉莹先生起,他带领拍摄团队辗转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温哥华、波士顿等地,对这位古典诗词大师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采访了叶嘉莹亲友学生数十位,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痖弦、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文化名人,尽可能呈现叶先生朴实的生活样貌、丰富的创作内涵,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廖美立和沈祎回忆说,在拍摄过程中,叶嘉莹先生的“弱德之美”是最打动团队的地方之一,给予了团队很大的精神鼓舞。所谓“弱德之美”,即是一个弱小的文人如何在大时代的动荡中坚持个人信仰,“这是我们在每次拍摄中对叶先生最深的印象,即便拍摄时她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但她仍体现了很强大的意志力,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准备第二天的采访稿,并且对电影艺术表现很强的好奇心,经常询问我们关于电影工作的问题。电影里,还记录了她摔伤后仍坚持拍摄的画面。” “弱德之美”,也正是该片想传达给观众的重要理念。
“这部电影可以说从叶先生的个人史,延伸到了整个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沈祎介绍,电影的结构分为七章八段,以叶先生的居所来命名每个篇章,建构成叶先生个人的历史,同时呼应古典诗词的整体历史,“电影像是一个庞大的迷宫,叶先生就是巨大的宝藏,观众在寻找这个宝藏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个历史的角落,每个角落都能得到意外的惊喜,最终走过这些角落,每个人都会发现属于自己的宝藏。”
该片的音乐由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创作,乐曲创作灵感来自于杜甫的《秋兴八首》。廖美立认为,佐藤聪明的创作“不算是背景音乐,而是隐含了影片的第三条叙事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正是叶嘉莹先生最重要的研究著作之一,《秋兴八首》以景以人为视角切入,反映了中国盛唐时期的社会兴衰,电影借此隐喻叶先生的经历,她一生从北京、台北再到北美各地,最后又回到祖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廖美立和沈祎都对《掬水月在手》能成为金爵奖官方入选片感到欣喜,表示会争取让该片在今年内公映。她们称,并不担心这一题材因“高冷”而变得小众,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观众,一定愿意走进影院,因为这部影片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尤其是女性观众,“虽然我们讲的是叶先生和诗词历史,但门槛并不高,就像导演自己也说,最后是拍了一部女性电影,叶先生作为女性拥有很丰富的经历,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经历过战火,有过中西多地的生活经历,她个人的经历都交织在对诗词的寄托,对诗词之美的探寻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