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中华》中文版首发暨“南开 中国 世界”学术研讨会举行


更新时间:2019/04/11 阅读次数:

1.jpg

4月5日,在清明节以及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先生诞辰143周年之际,《别有中华》中文版首发暨“南开·中国·世界”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办公楼举行。校长曹雪涛在研讨会上致辞,并代表学校向张伯苓研究会、《别有中华》翻译团队赠书。张伯苓先生后人、张伯苓研究会顾问、全国政协原常委张元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由南开大学教授、张伯苓研究会副理事长、严修研究会理事长侯杰主持。

2.jpg

研讨会开始前,与会人员在张伯苓塑像前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扫仪式,张伯苓亲属代表、严修亲属代表、张伯苓研究会代表、严修研究会代表、南开大学师生代表、南开先贤后人和各界校友代表等纷纷敬献花篮和鲜花,鞠躬致意,齐唱校歌,以寄托对张伯苓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无比敬意。祭扫仪式由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主持。

3.jpg

曹雪涛在研讨会上致辞时说,在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最应该缅怀与感恩的,就是为创建和发展南开大学、确立南开办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塑造南开公能精神作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先贤——校父严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4月2日,我们刚刚隆重纪念了严范孙先生诞辰159周年,见证了天津市严修研究会的成立。今天我们又齐聚一堂,隆重纪念张伯苓先生诞辰143周年,举行新书发布和学术研讨,这既是回应70多年前文集作者们对张伯苓先生生平事业的评价,回应100年前张伯苓校长和南开先贤们的立校初心,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大学殷切嘱托的具体行动。站在新百年的新起点上,我们依然要立足南开,心怀中国,面向世界,在守正创新中施展新的作为。

曹雪涛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发扬张伯苓校长开创的公能日新、越难越开的南开精神,要进一步继承发扬百年南开所形塑的爱国奉献、为国担当的家国情怀,要进一步继承发扬百年南开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世界胸怀。南开人要始终把传承和弘扬南开先贤的精神风范视作光荣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师生的殷切嘱托,将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一代代问下去、答下去,全面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南开“答卷”。

4.jpg

张元龙在讲话中说,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主题曲的名称是“南开,让世界听见你”,说明南开是有声音和影响力的,我们还需要有魅力让世界相思,有能力与世界互动,有贡献获得世界尊敬,“南开,让世界爱上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南开从来就是以世界一流为目标,自建设之初就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同时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引进科学课程和教育管理机制,培养了大批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优秀人才。

张元龙说,当年,这本向张伯苓先生以及南开和中国致敬的书在美国出版,以及张彭春在《世界人权宣言》上的贡献等,向我们展示了南开和中国对世界有着何其深远的影响。书名旧译为“另一个中国”,这个译名显示了南开所代表的是一个未来新中国的希望。今天,在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们由“向世界学习”转而开始在“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发挥作用,当我们唱起“南开,让世界听见你”,不由得激发起与南开先觉们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探索以及南开学子们为国争光的共鸣。

侯杰在主持时介绍,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因公无法出席今天的研讨会,在本书出版过程中龚克校长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为本书撰写序言。除序言外,龚克校长还想向大会转达,一是感谢此书的作者们以如此独特的方式致敬“南开的张伯苓”,这些国际学者们从“公能”南开看到与那个贫弱愚昧中国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中国”的曙光,彰显了“公能”南开的中国与世界意义;二是感谢此书的译者们以如此独特的方式致敬百年南开,体现新一代南开人对“公能”南开的敬重和传承。向这些南开新百年的开创者们致敬!

5.jpg

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卢建荣以“张伯苓创中国一流大学的精神遗产及其传承”为主题发言;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健以“南开与世界”为主题发言;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周东怡以“严修与张伯苓的日本教育视察经验”为主题发言;世新大学教授夏春祥以“公能与素养——中国百年科学教育的理想图像”为主题发言;《百年南开传奇》摄制组成员胡海龙以“论南开公能——兼评《别有中华》”为主题发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平华以“《别有中华》来自跨学科的世界赞誉”为主题发言;《别有中华》翻译小组组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昊苏介绍了《别有中华》翻译过程;南开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刘运峰介绍了《别有中华》中文版的出版过程,并向张伯苓研究会赠送书法作品。

7.jpg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爱国奋斗 公能日新”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主题展。

据了解,《别有中华:张伯苓七十寿诞纪念文集》是13位著名学者为张伯苓七十寿诞贺寿的论文集,也是西方世界第一本出版的、用于致意一位中国学者的著作。撰稿人包括司徒雷登、胡适、顾临、胡美、恒慕义等学界著名人物。本书系珍稀的南开校史文献,许多校史掌故首见于本书。同时,对南开校训、办学特色及教育史意义均有重要的概括。书中指出:“世界需要一个全新的中国,留存中国特性、同时利用美国与俄国的知识。惟其如此,其他国家才能利用中国的经验中蕴含的智慧,从中受益。”而张伯苓及其建立的南开学校,正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本书由张昊苏(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陈熹(纽约校友会副会长)等八名青年南开校友自发翻译,以为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献礼。中文版除对原文内容作注释、补充作者情况简介外,并附1948-1949年英文书评七篇,以见本书影响力之大。中文版由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作序、张元龙作跋。

张伯苓研究会理事长、大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占通,南开校友总会秘书长曾利剑,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理事长詹先华,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秘书长杨意东,张伯苓后人、严修研究会副理事长、公能公司总经理张弥,张伯苓研究会副理事长张重宪,张伯苓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董润平,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编审、严修研究会副理事长陈鑫,张伯苓后人张媛华,严修后人严文凯、严文典出席研讨会。部分南开师生代表参会。